技術中心創新能力提升項目。支持省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加大實驗、驗證、檢驗、檢測等儀器設備投入,改善研發場所,完善技術創新基礎條件,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提升項目專項資金采取事后補助的方式按項目總投入的30%支持,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2020-11-17
1.項目申報單位自行登錄四川省工業項目(資金)管理平臺(網址:http://202.61.89.178:1088),選擇產業技術研發及平臺建設方向技術中心能力提升類型,在線填報《申報書》《項目績效目標表》和相關申報資料。企業在線申報時間為2020年11月17日12時-11月30日24時,區(市)縣線上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12月2日18時。
2.區(市)縣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對申報項目信息進行線上初審并推薦上報,紙質推薦文件、紙質《申報書》(一式一份)于2020年12月3日前報送。
2020-11-17
(一)市(州)切塊項目。按照各地當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內部支出較上一年度新增部分的5%給予獎勵,每個市(州)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由地方統籌安排用于支持市級及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實施的技術創新項目。
(二)創新能力提升項目。專項資金采取事后補助的方式按項目總投入的30%支持,最高不超過300萬元。按照財政資金預算安排選優支持。
2020-11-03
(一)市(州)切塊資金申報。
1.市(州)申請2021年創新主體培育切塊資金正式文件;
2.2020年市級技術中心認定正式文件;
3.基本情況表(見附件1);
4.2020年切塊資金支持項目清單(見附件2,未下達切塊資金的地區不填);
5.2020年切塊資金支持項目績效目標(見附件3);
6.以上資料于2020年12月8日18時前報經濟和信息化廳。
(二)創新能力提升項目。
1.項目申報單位自行登錄四川省工業項目(資金)管理平臺),選擇產業技術研發及平臺建設方向技術中心能力提升類型,在線填報《申報書》《項目績效目標表》和相關申報資料。企業在線申報時間為2020年11月17日12時~30日24時,地方線上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12月4日18時。
2.地方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按屬地化管理原則,對申報項目信息進行線上初審并推薦上報,紙質推薦文件(一式兩份)報經濟和信息化廳。擴權縣(市)推薦項目需同時報送市(州)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3.紙質《申報書》(一式一份)和上行文于2020年12月8日18時前報經濟和信息化廳。
2020-11-03
(一)產業化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重點支持“5 1”現代產業和“16 1”重點領域發展具有前瞻布局和支撐引領作用的重大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支持運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產業項目,支持具有提升產業鏈韌性和保障供應鏈安全的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項目,不斷提升我省工業經濟發展質量和規模水平。
(二)產業技術研發和創新平臺建設項目。支持“5 1”現代產業體系重點領域的重點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完善研發服務平臺,開展行業應用示范,促進產學研交流合作的重大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創新和平臺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經濟社會效益。支持制造企業業態創新,發展服務型制造,支持工業設計、供應鏈管理、工業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能力提升。
(三)產業園區項目。重點支持特色產業園區(含“園中園”)建設,打造“5 1”現代產業體系支撐平臺。
2020-10-21
一、支持范圍
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和數字經濟“5 1”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加快培育“16 1”重點領域產業,兼顧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不斷提升我省工業經濟質量規模水平。
二、征集條件
(一)項目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和規劃布局,項目前期工作扎實,手續完備合規且在申報前已開工建設的在建項目。
(二)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一般要求不低于1億元,其中: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輕工紡織產業、醫療健康設備產業、綠色發展類項目和貧困地區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放寬到5000萬元,產業數字化項目總投資要求不低于3000萬元。
2020-10-21
(一)支持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技術含量高,對推動“5 1”現代產業和“16 1”重點領域發展具有前瞻布局、支撐引領和轉型升級作用的重大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優先支持重大產業項目、省政府重點項目、我廳500個重點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
(二)支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支持5G、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工業互聯網、移動物聯網等應用及產業化。
(三)支持具有建鏈延鏈補鏈強鏈作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補短板、強基礎的重點項目。
2020-10-21
支持范圍
支持“5 1”現代產業體系重點領域的重點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力度,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完善研發服務平臺,開展行業應用示范,促進產學研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經濟社會效益。
支持制造企業業態創新,發展服務型制造,推進工業設計、供應鏈管理、工業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能力提升。
2020-10-21
項目方向
(一)重大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創新項目。支持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和數字經濟中“16 1”重點產業領域研發投入高、市場前景好、研發能力強的企業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圍繞關鍵共性技術進行國產化攻關和創新研制并實現應用示范或產業化。支持“5 1”現代產業體系重點領域加大實驗、驗證、檢驗、檢測等儀器設備投入,改善研發場所,開展產學研合作交流,完善技術創新基礎條件,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二)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項目。支持制造企業總集成總承包、全產品壽命周期管理、個性化定制和工業設計、工業電子商務、工業物流及供應鏈管理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能力提升項目。
2020-10-21
支持范圍
聚焦“5 1”現代產業體系,支持特色產業園區(含“園中園”)建設智慧園區、孵化器(標準廠房)、園區服務平臺(研究開發、認證檢測、技術咨詢、倉儲物流等)以及其他配套設施。
征集要求
(一)按照“先入庫,后申報”原則進行項目申報。
(二)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各市(州)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對申報項目審核把關,上報推薦文件,明確項目推薦結論性意見,附匯總項目簡表。
(三)申報材料附件、參考目錄要求及格式可在項目征集平臺下載或向市(州)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獲取。申報信息需在四川省工業項目(資金)管理平臺上填報。
2020-10-21
(一)產業化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重點支持“5 1"現代產業和“16 1”重點領域發展具有前瞻布局和支撐引領作用的重大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支持運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產業項目,支持具有提升產業鏈韌性和保障供應鏈安全的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項目,不斷提升我省工業經濟發展質量和規模水平。
(二)產業技術研發和創新平臺建設項目。支持“5 1"現代產業體系重點領域的重點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完善研發服務平臺,開展行業應用示范,促進產學研交流合作的重大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創新和平臺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經濟社會效益。支持制造企業業態創新,發展服務型制造,支持工業設計、供應鏈管理、工業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能力提升。
(三)產業園區項目。重點支持特色產業園區(含“園中園”)建設,打造“5 1"現代產業體系支撐平臺。
2020-10-21
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和數字經濟“5 1”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加快培育“16 1"重 點領域產業,兼顧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不斷提升我省工業經濟質量規模水平。
2020-10-21
(一)支持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技術含量高,對推動“5 1"現代產業和“16 1”重點領域發展具有前瞻布局、支撐引領和轉型升級作用的重大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優先支持重大產業.項目、省政府重點項目、我廳500個重點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
(二)支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支持5G、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工業互聯網、移動物聯網等應用及產業化。
(三)支持具有建鏈延鏈補鏈強鏈作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補短板、強基礎的重點項目。
2020-10-21
支持“5 1”現代產業體系重點領域的重點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力度,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完善研發服務平臺,開展行業應用示范,促進產學研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經濟社會效益。
支持制造企業業態創新,發展服務型制造,推進工業設計、供應鏈管理、工業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能力提升。
2020-10-21
聚焦“5 1”現代產業體系,支持特色產業園區(含“園中園”)建設智慧園區、孵化器(標準廠房).園區服務平臺(研究開發、認證檢測、技術咨詢、倉儲物流等)以及其他配套設施。
2020-10-21
(一)產業化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重點支持“5+1"現代產業和“16+1”重點領域發展具有前瞻布局和支撐引領作用的重大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支持運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產業項目,支持具有提升產業鏈韌性和保障供應鏈安全的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項目,不斷提升我省工業經濟發展質量和規模水平。
(二)產業技術研發和創新平臺建設項目。支持“5+1"現代產業體系重點領域的重點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完善研發服務平臺,開展行業應用示范,促進產學研交流合作的重大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創新和平臺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經濟社會效益。支持制造企業業態創新,發展服務型制造,支持工業設計、供應鏈管理、工業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能力提升。
(三)產業園區項目。重點支持特色產業園區(含“園中園”)建設,打造“5+1"現代產業體系支撐平臺。
2020-10-27
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和數字經濟“5+1”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加快培育“16+1"重 點領域產業,兼顧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不斷提升我省工業經濟質量規模水平。
2020-10-27
(一)支持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技術含量高,對推動“5+1"現代產業和“16+1”重點領域發展具有前瞻布局、支撐引領和轉型升級作用的重大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優先支持重大產業.項目、省政府重點項目、我廳500個重點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
(二)支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支持5G、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工業互聯網、移動物聯網等應用及產業化。
(三)支持具有建鏈延鏈補鏈強鏈作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補短板、強基礎的重點項目。
2020-10-27
支持“5+1”現代產業體系重點領域的重點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力度,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完善研發服務平臺,開展行業應用示范,促進產學研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經濟社會效益。
支持制造企業業態創新,發展服務型制造,推進工業設計、供應鏈管理、工業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能力提升。
2020-10-27
聚焦“5+1”現代產業體系,支持特色產業園區(含“園中園”)建設智慧園區、孵化器(標準廠房).園區服務平臺(研究開發、認證檢測、技術咨詢、倉儲物流等)以及其他配套設施。
2020-10-27